八八星闻
每日星闻速递八八星闻
每日星闻速递近年来,国产剧中的磨皮滤镜现象愈演愈烈,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。从早期的仙侠古偶剧到如今的都市生活剧,磨皮滤镜几乎成了国产剧的“标配”。
早期主要集中在仙侠古偶、甜宠等剧种里。这类剧的最大看点,就是帅哥美女。对于无暇美颜的追求,一步步从苛刻走向畸形。
2014年的《武媚娘传奇》里,一众妃子的脸上开始出现有点诡异的平整。比如张钧甯,眼圈连同卧蚕一块被消除。
而同时期,她在《痞子英雄2》里的样子,则是这样的:
2016年的《青云志》,杨紫转型流量的宣告之作。而她的脸,前所未有的白嫩光滑,如刚出炉的水煮蛋。
没错,最早我们无比执念于“白”这个字。以至于这部戏里演员们的“黄种人基因”被磨到消失。
其实磨皮滤镜,正如一副照妖镜,照出了畸形的内娱生态。
一来,咖位。不够咖位的明星不配拥有磨皮。就拿近来被骂到不行的《玫瑰之战》来说。一个正反打。袁泉的脸上光滑透亮,后期几乎只给她保留了眼皮褶子。而对面的年轻女演员,黑眼圈,眼沟,甚至法令纹都还正常地待在脸上。
二来,性别。相较而言,对男演员没有那么严苛的“不老要求”。他们自然也能最大程度保留自己原有的脸。
三来,女演员的年龄困境。别忘了,刚刚上面的例子其实也都是大龄女演员。她们在国产剧的尴尬境地也愈发突出。
审美降级的本质,不是在于迷恋无瑕疵的美。而是一刀切的制造单一的“美”的标准。
去年有一部叫做《东城梦魇》的美剧。主演是我们的rose,凯特·温斯莱特。我们记得rose最美的样子。但这部剧里她的美是什么样呢?眼袋皱纹不修边幅,完完全全普通中年妇女的样子。
而这种畸形的追求美,背后又是一种畸形的价值观默许。人大过于戏。
可以说,国产剧变得越来越像真人秀了。想想这两年愈来愈多的观众对鞠婧祎的反感,甚至于骂她成了某种毋庸置疑的正确。原因也在于这,鞠婧祎是这个“假人制造”体系内的佼佼者。
颜值?同一场戏,演员的脸能忽大忽小。比如《星汉灿烂》里的赵露思。
台词靠配音,动作靠替身,实景靠抠图。流量时代涌现的大批明星演员,大多台词功底差到出戏甚至听不清,已成行业共识。
抚平一切褶皱之后。最终只能满屏马赛克。
而现在,这种苦国剧久矣的烦恼似乎正在形成某种死循环。只怕到时,国产剧可不止审美降级。